沒有理由不去追隨自己的夢想。刻意練習能為你開啟大門,通往一個充滿可能性、先前卻認為遙不可及的世界。把那扇門打開吧!
刻意練習第6章229頁
天分的誤區
書中提到許多研究實例藉此支持他們的假說,但為了使內容精簡因此只會帶到書中某些案例,其他案例有興趣的讀者可以買書來看,本文單純就書中的重點以及脈絡做分享。首先,我們必須意識到我們對「天分」有很多誤區,現在看的到的專家或許他們真的有一些異於常人的地方,但是真正讓他們成為專家的原因在於大量練習,沒有任何人可以在不練習的狀況下天生就可以變成專家。像莫札特這樣的神童之所以成為神童是因為他的啟蒙極早,兩歲的時候就已經開始接受正規的音樂訓練。
另外,我們也不能忽略另一個事實,我們的大腦和身體是極具適應力的,會隨著不斷練習產生改變,因為人有懶惰的天性,為了讓自己的大腦和身體可以輕鬆應對目前的情況,它們會逐漸改變成適合目前難度的狀態讓我們可以輕鬆應對。關於大腦和身體的適應力無關乎 IQ 高低,任何人都具備這樣的能力,縱使 IQ 高的人初期學習會比較快,但是要成為真正的專家光靠 IQ 遠遠不夠,需要透過大量練習徹底改變大腦和身體的形狀才能變得傑出,因此天分和你是否會不會變的傑出是低度相關的。
雖然本書並未對智商深入討論,但個人認為每個人智商的差異性的確是存在的,不過智商影響的是學習的速度,相信每個人都會有以下的經驗,在求學階段有的學生經過老師講解過後馬上理解授課內容,甚至可以自行延伸至更深入的內容,但有的學生卻總是聽不懂,課後還需要到處詢問最後才能勉強理解,這或許就是智商差異的體現。但是,IQ 高低不一定會影響個人最後的能力,本書提到大腦是有適應力的,縱使一開始學習比較慢,但是透過長時間持續練習是能夠將大腦改變成利於某項能力的形狀的,可惜的是大部份的人都是在一開始起步時發現沒有其他人這麼厲害,而自認沒有天分,就此放棄練習錯失了進步的可能。舉個例子,很多人自稱不會唱歌而且是個音癡,但要知道真正的先天失音症指的是完全無法辨認聲音的高低,像是色盲一樣無法辨認色彩的變化,這類人其實極度罕見,他們不會唱歌真正的原因是,幼兒時期偶然開口唱歌時不成調,父母因此評論他是五音不全、不會唱歌的孩子,導致他再也沒有信心開口唱歌,喪失了練習的機會。
專家和普通人有何不同
書中各種研究發現不同領域的專家和普通人的大腦存在明顯差異,舉例來說倫敦的計程車司機為了記住倫敦所有的街道巷弄,他們的海馬迴特別發達,這是大腦具備適應力的強力證據。除了每個人的大腦具有適應能力外,本書提到了另一項最重要的重點:心智表徵。為了讓讀者迅速瞭解何謂心智表徵,我們可以快速做一個測驗,請讀者各花一分鐘的時間背下以下兩個句子:
刻意練習是一本闡述練習重要性的書,每個人皆有成為專家的潛能,無關乎智商只看你有沒有以正確的方式大量練習。
三五九六二一三四六七二一零九六二,三三四五七二九一二八六四,五九九八九七九六二八一零零四六二三七二四九。
相信只要是精通中文的讀者可以輕鬆在一分鐘內背好第一個句子,但是鮮少人能夠將第二句亂數背起來,由這個例子我們可以知道這個測驗無關乎記憶力或是智商,差異只在於第一個句子是有意義的句子,並且符合我們語言的模式,因此我們可以輕鬆的背誦。心智表徵指的是大腦對某項知識或技能形成腦神經迴路,使得人在下次遇到相同模式的時候能夠快速應對。當我們在學習語言的時候大腦會將語言的各種文法、單字轉換成大量的心智表徵,讓我們可以迅速理解對話內容,我們也能夠過這些心智表徵表達我們的思想。
其他例子像是圍棋棋手在看完比賽後可以完美無誤的將比賽中的過程精準復盤,並不是因為他們記憶力超人,而是他們對圍棋形成一系列大大小的心智表徵,使他們能夠將各種態勢的棋子以區塊的方式記住。而我自己本身從小學習音樂,能夠將樂譜背下並演奏出來,也不是我的記憶力多好,而是大腦已經將曲子的行進、手指擺放的位置等資訊轉換成心智表徵,好讓我能夠順利演奏。
其實在練習的過程中,我們都在建立對應的心智表徵,讓我們下次能夠以更有效率、更精準的方式進行活動,當我們成長到一定程度,也就是累積了一定數量的心智表徵後,可能會碰到高原期,遇到其他困難,我們再次針對卡住的地方練習,建構更高級的心智表徵,就這樣一步步成為專家。整個過程有點像是在蓋樓梯,我們首先必須先透過練習不斷試錯,從過程中學習教訓,然後成功蓋出第一層樓梯,接下來再往第二層蓋,再次面臨不斷試錯的階段後成功踏上第二層,慢慢緩步向上。
建構一定數量的心智表徵也能夠幫助我們練習,藉此發展更好的心智表徵,形成一種正向循環,因為大量的心智表徵能夠幫助我們判定自身的表現好壞,再以更有品質的練習加以改進。音樂剛啟蒙小孩上鋼琴課時,老師要先聆聽他們一周練習的成果,藉此指出他們哪裡需要加強改進,這些地方成為他們下一周的練習目標,但是受過10年音樂訓練的人,他發展出自我改正的能力,清楚瞭解自己彈奏的音樂哪些地方不好,音樂性不夠,哪些地方節拍不準,針對這些地方進一步自我修正,兩者的差異就在於心智表徵的品質及數量。
刻意練習的要素
簡單來說,我將作者的刻意練習理解為正確方向的目標練習,並且能有及時的意見回饋。
首先,目標練習指的是將自己的目標分解成一系列的小目標,每個小目標必須超出自己能力範圍一點,卻又不至於太過困難。超出自己能力範圍的目的在於讓大腦和身體感到困難,迫使他們發揮適應力,轉化成利於解決眼前困難的狀態,也就是建構各種心智表徵的過程,但又不能太困難,導致自己練習的意願低落,練習時長降低。
而正確方向是避免自己的練習方式出錯,反而離目標更遠。就像是歐陽鋒錯練九陰真經,最後練成了一個四不像,最好的方式就是聘請一位有經驗的老師,能夠明確告知正確的方向以及練習方式,但是自己所屬領域若是沒有老師的話,可以尋找領域的最佳範本,然後依照範本練習。舉例來說,有人想要成為一個成功的專欄作家,但目前找不到可以使人成為專欄作家的老師,那他可以練習的方法是,大量模仿成功的專欄作家的文章,每閱讀一篇文章後就把文章蓋住,設法自己寫出一模一樣的文章,藉此練習該文章使用的各種詞藻以及技巧。
最後,意見回饋是在練習過程中,藉由旁觀者的角度釐清自己需要改進的地方,針對那些缺點練習。和上一點一樣,最好的方式就是聘請一位老師,看到你的缺點時可以即時提出,並且傳授正確的練習方式。如果沒有老師的話練習方式也一樣,找到一個最佳範本開始模仿。延續寫作練習的例子,當我們對照專欄作家的文章以及自己的文章,可以發現自己的哪些文法不熟,或是哪些領域的詞彙量不夠,接下來就可以針對這些弱點來練習了。
身為工程師的我可以怎麼做?
自己讀完這本書後,我反覆思索身為工程師的我可以如何透過刻意練習發展自己的技能,我自己整理出以下目標清單:
- 做 side project:可以從簡單的專案開始做,但是必須是與自身生活相關,藉由 project 增進生活便利性。
- 練 leetcode:練習演算法的同時,參考其他人的程式碼,看看他人如何增加程式效能。
- 尋找最佳範本並開始模仿練習:從 tensorflow 的底層程式碼開始閱讀,讀懂他人的程式碼後模仿並觀察差異處。
- 寫 blog:紀錄自己所學的知識,試著將這些知識內化後分享。
自認為提出的這些練習項目融合了刻意練習的三個要素,像是模仿的練習就包含了學習正確的方向以及意見回饋。從小型 side project 開始開發,再慢慢開發大型的專案也符合目標練習。另外,我覺得工程師必須熟悉各類演算法,也必須具備快速讀懂程式碼的能力,因此將 leetcode 以及閱讀 tensorflow 底層程式碼納入練習清單內。將這些練習項目列出後,我要做得只剩下持之以恆的練習了,期許自己能透過大量的刻意練習更上一層樓。